单摆浮搁,单摆浮搁是什么意思

老北京有一谚语“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多被误解。其实是褒词,专门赞“大兵黄”的。他是前清的一名新式军队的战士,据称他还参加过甲午战争。
多被误解!原来,“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是褒词?
上世纪50年代的天桥摔跤艺人[法]马克·吕布 摄
民国建立,他解甲却无田可归,流落天桥,成为一名无艺的艺人,专以“使口”针砭时弊为特点求生。几代“天桥八大怪”,都以他著名。
再说“天桥的把式”,有说有练,各占一半。“说”是帮助观众欣赏的前提。看到理解一个节目的精彩与难度,有时加点儿诙谐,更使观众赏心悦目。
天桥的把式包括说唱变练,以往称“什样杂耍”,都离不开“使口”。
摔跤,也“使口”。帮助观众理解摔跤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把对手抡起摔下,取名“背口袋”。对手被摔得着实不轻,胜方对观众说,谁家盖房需要“打夯”的,您找他。
耍中幡、大刀,不是只表现力大,“使活”前介绍一些有关历史、民俗故事,活跃气氛,普及知识。
表演杂技的,如顶技,常说“单摆浮搁、浮置浮放、撒手不由人……”除了介绍难度也有托付的意思。
至于变大戏法的,内行称为“落活”的说词,就更多了。常说“挖丹”(满语毯子,实为两层布的)面上变戏法。里上挂不住,往肩上一搭,说时迟,变时快,要变来水盘大碗、仙酒活鱼,四时干鲜果品,散的碎的,还有带水的、带火的。常言说:带水的难练、带火的难变。水流一条线,火烧一大片。过去叫“大搬运”,那是蒙您,现如今实话禀告您,全凭“夹带藏掖、撕掳摘解”。可不能时间长了,时间长了那就不足为奇了。要在四个字“生长开现”的刹那出彩,在观众聆听其坦诚交代的当儿,戏法变出来了。
所以有“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只有“有说有练”才是真把式。今天舞台上表演的杂技都不“使口”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的杂技出国演出,为免外国观众不能听懂中国话,形成单纯的表演艺术。
(原标题:天桥的把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滨声
流程编辑:u008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