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子热衷祖国航天发展的动力有何

澎湃新闻记者 方晓 吴怡 发自香港

6月25日,航天科技专家及青年代表分赴香港6所中学作报告。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来到香港特区教育局皇仁书院。
香港学生提问航天英雄如何克服科研困难,戚发轫:因为热爱
学生代表为戚发轫院士送花。澎湃新闻记者 方晓 图

有学生提问,“航天工作中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您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戚发韧院士表示,“当年我们航天科研,碰到的困难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没有经验导致的,一种是没有好的条件。我克服困难的原因,在于我爱这个事业,爱是非常重要的。”

他回忆,自己老家在辽宁省大连市,在高中的时候正好是抗美援朝,大连靠近抗战一线。当时因为运输条件匮乏,军队先把志愿军的伤员用船送到大连,再从船上送到地上的医院里。很多伤员都是美国飞机扫射致伤,自己目睹了这些悲惨的场景。

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正好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他就报名了。

“这就是我的信念、力量所在,也就是我的动力。我能克服苦难,还是因为我爱航天。”戚发韧院士说。
香港学生提问航天英雄如何克服科研困难,戚发轫:因为热爱
“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大合照。澎湃新闻记者 方晓 图
香港学生提问航天英雄如何克服科研困难,戚发轫:因为热爱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亮亮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