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氯酸钾和红磷的有效清洁方法

5月25日,北京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在网店为孩子购买的砸炮枪子弹突然发生自燃,5岁的儿子身上多处受伤。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网上售卖砸炮枪的商家很多,并以“配件”代替“火药”或“子弹”进行售卖,而店家多称该产品安全可靠,没有风险。但此前,多地曾出现孩子玩耍砸炮枪时,被弹药爆炸烧伤的情况。27日,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分局回复记者,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
事件:家属称网购网红砸炮枪弹药燃烧后幼童受伤
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曾看别的小孩玩过砸炮枪,于是在淘宝上搜索想给5岁的儿子买一把。搜索后李女士选择了一家店铺,买了一把枪和60板子弹的优惠组合装,共花费106元,“因为这个子弹是消耗品,打几枪就没了,我就多买了一些。”
收到商品时,李女士发现快递箱有些潮,里面的不少弹药也受潮难以使用,便向商家反映。李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该商家称配件生产的时候都是潮湿生产,建议李女士“晒晒配件,能提高击发概率。”
李女士称,她把这些“子弹”放到楼道晾晒,其间曾试过几次,“事发之前我给孩子装上打过几枪,没什么问题。”5月25日,李女士的儿子自己从楼道里拿出几板“子弹”放在屋里沙发上,随后扣住其中一个弹圈想装进枪里。然而,这些“子弹”突然起火。“我儿子头上、双臂都起火了,赶紧把孩子身上的衣服给脱了。”
火扑灭后,李女士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病历显示,李女士的儿子面颈躯干双上肢可见约占体表面积6%的烫伤创面,表面可见局部粉末,可见皮肤红斑和水泡,大部分创面表皮剥脱,基底红白相间为主。
使用氯酸钾和红磷的有效清洁方法
案例:事故多次发生 曾有孩子因弹药爆炸被烧伤下体
近年来,因砸炮枪爆炸起火导致儿童被烧伤案例并不罕见。据媒体报道,2020年6月,山东枣庄一名男童在村内一个小卖部购买了一支砸炮枪,购买后大约15分钟,砸炮枪在男孩裤兜中爆炸,导致孩子腿部被严重烧伤。
2017年5月31日,在黑龙江五常市,一名8岁的男孩将砸炮枪的子弹揣在兜里,没想到子弹突然爆炸,将男孩的左手及双腿烧伤。
2012年11月18日,湖北省荆州市一6岁小男孩把买来的玩具枪的火药子弹装在自己的裤兜里,但在他玩的过程中子弹发生了爆炸和燃烧,将男童双手和下身多出位置烧伤。据主治医生介绍,男孩烧伤面积为36%,烧伤深度为二度到三度,且大部分为三度烧伤,烧伤部位主要在会阴部,需要经历四到五次手术,费用在15万元左右。
2016年,某栏目曾做过一次针对砸炮枪的实验。三把砸炮枪分别击发6组子弹后,枪身温度均高于50度。随后实验人员将枪身及子弹分别装进3个假人模特口袋中。12秒后,2号假人口袋爆炸起火,30秒后,3号假人口袋爆炸起火。据专家介绍,砸炮枪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遇到高温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和爆炸。除遇高温极可能发生爆炸外,这种砸炮枪的子弹在搬运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危险。
对于砸炮枪的危险,警方也曾发布提示。今年5月,深圳铁路警方在进站安检处开展查缉工作时,从一名进站旅客的行李中发现了儿童玩耍的砸炮枪以及几盒砸炮枪的弹药,立即告诉该名旅客砸炮枪非常危险,不能携带进站乘车。这名旅客解释称,砸炮枪只是发出声音,子弹是不会射击出来的。但警方告知旅客,砸炮枪和弹药具有易燃和引发爆炸的危险,由于砸炮枪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大量的氯酸钾红磷能产生威力较大的爆炸,网上也有很多玩砸炮枪不慎导致儿童伤残的案例,而且火车站属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对砸炮枪和弹药做出没收处理。
回应:涉事商品已下架 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所购买的砸炮枪弹药上没有任何中文产品说明和标志,只有一些英文,怀疑系“三无”产品。孩子被烧伤后,李女士随即联系了淘宝平台并向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投诉。26日,李女士发现她购买的产品已经下架,但不清楚是谁做出的下架处理。
李女士介绍,26日一位自称是中间人的售后加了她的微信,并向她询问孩子受伤过程和受伤情况。这位售后表示,他会通知店铺全部下架产品,且危险物品以后都禁止售卖。但这位售后还提出:“当时是不是用了打火机去点燃?可以提供一下家里监控。”对这位售后人员的说法,李女士称:“我们家没人抽烟都没有打火机,再加上孩子才刚5岁,不会使用打火机。”
27日,一位淘宝客服联系李女士,称她的投诉已经被受理并在处理中。但这位客服称,不清楚该产品下架是淘宝平台行为还是店家自行下架。而针对李女士提出的这一产品含有易燃易爆的火药属于违禁品,平台客服则称需要上级部门进一步核对。
记者查询后发现,砸炮枪弹药内所含的氯酸钾属于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销售需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但目前平台方尚未提供给李女士涉事商家的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证照。而淘宝平台公布的《淘宝禁售商品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中提到,包括**、火药等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类属于禁售产品。
27日,记者从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监分局获悉,针对李女士的投诉,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受理并在调查处理中。(记者 张月朦)
来源: 北京头条客户端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