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头上长草的意义

七人头上长草的意义

不少市民头上都带着花花草草的装饰物。重庆晨网记者 雷键 摄

(重庆晨网记者 林祺 9月20日16:47报道)一夜之间,一种不起眼的小饰物,风靡全国。不论你走在路上,还是坐在公交车上,都能发现很多人头上,长出了“花花草草”。这甚至吸引了英国和美国的媒体,以夸张的口吻做出判断——中国人集体卖萌!

七人头上长草的意义

实际上,专家说,“头上长草”的流行本质上还真是近年“萌文化”方兴未艾的一种表现。

年轻人的时尚

20日,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在解放碑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能看到几个“头上长草”的人,大部分是年轻女孩,其中一对小情侣格外显眼,女孩顶着朵小蘑菇,男孩则“长”了一株卷心草。

女孩对自己头上的小蘑菇很满意:“现在很流行啊,很多明星都在夹,韩国的权志龙也夹过,还在微博上发照片了。”

其实,不仅在重庆,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卖萌潮。成都、北京、厦门等地都被这款“卖萌神器”搅得生机勃勃,年轻人和小孩子是主力。

虽然有人评论这是“看不懂的时尚”,但并没有阻止这小小的卖萌神器红遍全国,掀起了一股卖萌潮,甚至红到了国外。有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开了“中国最流行的卖萌发饰”的话题,很快关注度就破万。

卖萌草还有衍生物

20日,大街上兜售“卖萌草”的流动小贩不少,5元3个。“现在这个火,我们就进货来卖。”小贩徐先生坦言,自己空的时候出来卖卖,前段时间,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个。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卖萌草”,发现价格大多是几毛钱一个,最便宜的豆芽花只要0.1元一个。在一家售价0.35元一个的店铺内,记者看到其月销量有15余万件,销售情况非常火爆。

在网上,除了常见的塑料材质的“卖萌草”,还有其他材质的,如羊毛毡等,价格要9.9元一个,不但能夹在头发上,还能搭配多肉、苔藓等景观植物。

此外,或许是受到“卖萌草”的启发,网络上发夹的款式越来越多,除了花花草草,还有蝴蝶、甲壳虫、胡巴、糖宝、小黄鸭、国旗等造型。

更有甚者玩起了仿真食物,有卖家最近推出新品,将虾、荷包蛋、鸡翅、火腿肠、五花肉、大白菜等造型做在了搞怪发夹上,售价8.5元一个。

众说纷纭的来历

关于“卖萌草”的来历,众说纷纭。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多位市民和淘宝店主,他们均表示对流行的原因并不知情。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发现了这种发卡最近非常受欢迎,才决定出售的,“具体是怎么流行起来的,这个还真不知道。”

对此,人们给出了无数的说法,从中国古代一直推演到了现代的动漫作品上。

普遍流行的有以下几种:“卖萌草”最早出现在去年的COSPLAY动漫展上。为展现一些动漫人物的萌属性,有人在造型时手工加上了这样的小配饰;《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慢羊羊村长每次想主意的时候,就会脑袋上长出株智慧草;甚至还有考证说,在中国古代,就有着类似“头上长草”的发饰。

此外,还有一种质疑的声音提到了古典小说、戏曲中出现的“插草卖身”的故事——女子头插草标、卖身求活。但这种声音很快淹没在大众的声音中,大多数人不以为然。

萌文化的表现

其实,暂且不管“卖萌草”的来历到底如何,单从“萌”字来看,我们却能瞥见一丝其爆红背后的原因。7日,“头上长草”被列入了百度百科词条,被归为“萌文化”的其中一种。

萌一词,来源于日本卡通。含有可爱的意思,但又不仅仅是可爱。萌不是戴蝴蝶结小女孩的专利,萌文化并非被哪一代人所垄断。实际上,萌已经超越年龄的限制,超出人生阅历的范围,让每个人的内心都蠢蠢欲动。

甚至,有说法称,“萌文化”对日本都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经济效应。这种看似小众的文化群体,在政治、经济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日本自卫队频频利用萝莉美少女海报招兵买马、日本街头很多指示图以卡通形式绘制、各个县市评选代表自己的可爱吉祥物等。据几年前的一项统计,日本“萌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88亿日元。

著名独立学者、高级心理咨询师林浩认为,“头上长草”的流行本质上是中国近年“萌文化”方兴未艾的一种表现,从“服装卖萌”、“语言卖萌”、“表情卖萌”、“自拍卖萌”一直到“饰品卖萌”等,都说明“萌文化”已逐步延伸为一种“萌经济”,很多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失良机。

林浩认为,这种现象表面上看属于流行文化,是大众消费趋同的一种表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商品经济把人“异化”为商品之后,导致人的内心缺少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存在感,于是迫切的通过标新立异来吸引眼球,以缓解内心的空虚和压力。

释放天性的方式

也许90后、00后甚至10后身上,更能集中体现一些萌的特质,但萌文化并非被哪一代人所垄断。实际上,萌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种欲望。只不过有些人萌得彻底,有些人萌得局部萌得含蓄而已。

林浩说,“萌文化”能被广泛接受,能让公众被萌到则和其自身的特质分不开。当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一个人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太多的责任和压力让我们无从逃避。而“卖萌”则给了我们一个宣泄口,通过“卖萌”去逃避现实,让自己喘口气。“卖萌”行为很多情况下类似于一个孩童行为,通过卖萌可以让我们的天性得以释放。

并且“萌”实质是一种态度,代表的是一种年轻的心态, 这或许是“萌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

不过,林浩认为,流行的东西注定是一阵风。如果这种行为的本身既非庸俗,也非恶搞,不妨当做一种行为艺术来欣赏,大可不必为其“点赞”或“吐槽”,一切让它顺其自然也就罢了。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