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韩非子·说难》里有个故事叫“智子疑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可不是因为刘慈欣的名著《三体》而大大有名的“智子”,而是一个宋国人。“智子疑邻”其实是“觉得儿子智慧,觉得邻居可疑”的意思。

故事的大概情节是: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塌了。然后富人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把墙筑好,一定会有盗贼进来的。”然后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结果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然后富人一家就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盗贼就是隔壁那个老人。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第二个细节,富人。

这个宋国的富人,其实有很多个奇怪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富人家房子的墙,竟然被雨水给浇塌了,这本身就不太符合逻辑。

依据常识来说,在那个社会普遍财富很少的时代,富人的比例是很小的,那么他的生活条件肯定要高于一般平民的。如果我们正常逻辑下的推测,就是富人的房子要好一些,虽然应该也是土墙,毕竟那个时代的诸侯,也不过是筑土为墙,最多是粉刷的好看些罢了。在大家都普遍住在土坯茅草房的时候,富人可能就能够住上更加稳固的土石制房屋,甚至木架构房屋。所以他应对风雨侵袭的能力应该是更强的,但结果明显不是这样。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其次,现实的博弈。既然这个宋国的富人,其实也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平民的身份和富裕的生活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矛盾关系,但是很明显在那个时代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贵族通过分封制,对于自己领地上的人几乎拥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试想一下,如果你作为一个贵族,自己领地里有这么一个子民,还很有钱,你会怎么做?同时恰好这个子民,还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我相信所有正常的贵族大概率会想些办法,把钱搜刮过来。

当然搜刮可以通过合法的放高利贷的形式,不信可以参考战国策里的“狡兔三窟”的故事,孟尝君就曾在自己领地上大肆放高利贷。那么自然也可以采取简单粗暴一些的手法,直接抢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就有农家女子被贵族公子直接带回家去的描述,人身尚且如此,财物能够幸免吗?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财不外露”也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至理名言。作为这个富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刻意的隐藏自己的财富,也就情有可原、合情合理了。伙食,和村人相当,最多偶尔多买点狗肉土酒,改善一下生活;穿着,根据身份自然不能穿锦绣衣衫,但麻布衣服可以稍微厚实一点;房子,和大家修的差不多就行,千万不能太过头,朱门绮户自然想都别想;行路,那毫无疑问,平民只能走路,近处无人时最多骑骑牛马,坐车就不要想了。

当然如果接受了富人为了保命而十分谨慎的不使财物外露的解释,那么就又出现了矛盾,那么夜晚进入的盗贼,又是怎么知道他的财物的所在呢?并且如果大家都不知道他有钱,也不知道他丢了什么,又怎么会称呼他为富人呢?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第三个细节,墙坏。

故事里的墙塌了,和我们现代人的认知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现代社会的城镇化,加上土地的国有化和大规模的人口等因素,使得除了农村居民外,大多数城镇居民是只有房子的概念,而没有院子的概念。我们印象中的墙,只是指房子的墙,而不是院子的墙。

而这个故事里的墙,通过上下文的分析,而更应该是院子的墙。古人的院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段孟子的话大概可以勾画一番。“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这虽然是孟老夫子对农村家庭的理想,但显然是有现实背景的,一个农家的院子五亩大,这是不是远远超出我们现代人的认知了。院子里要种桑树以养蚕织帛,还有满地乱跑的鸡狗猪等牲畜。有这么多值钱的牲畜,加上当时社会治安的薄弱,那么修建一道稳固的院墙就势在必行。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而且这个倒塌的是院墙的推断,还有一点旁证,就是这家主人并不敏感。试想如果真是自己住的屋子的墙倒了,四面漏风,并且明显天气也不好,刚下过雨,后面是不是变天,又没有天气预报。还不赶紧想办法应对,至少也得找点木板挡挡风吧,或者找根木头支撑一下吧。不然墙倒了一面,回头房顶压下来怎么办?

不能直接把人当做傻子看,如果以正常人的心理推断,墙倒而不着急修,并且有自家人和邻居都提醒修墙还不行动,那就只能是因为情况并未十分紧急。

而如果是院墙倒了就很合理,在天气不好阴雨连绵的时候,想要筑土修墙也是不现实的。而为了防止牲畜跑出去,扎上几根棍子,做个篱笆应应急,就足够了。至于防盗贼,夜里稍微警惕一些,应该也就可以了。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第四个细节,大失其财。

春秋战国时代的平民阶层,能够拥有的财富有什么?其实也不难想见。当然肯定不是现在考古发掘中常见的诸侯墓葬中的金银锦绣,大概率也就是体现在基础的生产资料上。

宋国这个地方,地处中原,属于农耕开发比较彻底的地区,少有高山深泽,老百姓主要的财富形式,也就是富余的农产品而已。最多也就是农桑之后的一些初步加工品,例如丝帛等等。

并且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井田制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但是考虑到故事的时间背景并不清晰,宋国也没有成功变法的记录,那么这位富人是否具有私田并不确定,但其他的例如牛马之类的生产资料大概率是有的。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接受以上的事实,那么这个宋国富人被偷走的财物到底是什么?就可以大致推理出来了。

如果是金银、铜币、丝帛等高价值小体积的物品,很容易被收藏在隐蔽空间里,一般也不会被人知晓位置,几乎不存在被人半夜潜入,偷偷拿走而不被发现的可能,除非是家人监守自盗。

但如果是家人监守自盗,那么事后大家仍然共同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一栋房子下,在那个缺少私密空间和银行账户的情况下,想不被同为一家人的富人发现或产生怀疑,难度实在太高,不合情理。所以综合富人最后的反应,也基本可以排除家人的嫌疑。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除了这些物品外,又是“大失其财”,损失很大,那就大概率是高价值的牲畜了。进而再略作分析,鸡、狗、羊价值太低,偷走算不上大损失。牛和猪的价值高,但是行动缓慢,当时又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牵着走一夜,也走不出多远,并且在雨后泥土道路上,总会有相关的痕迹留存,被抓的危险性太高。排除之后,还剩下一种牲畜最合适,那就是马。

那个时代的马,由于还没有马镫,所以直接骑乘的有点问题,但是作为用来拉车,也是主力的交通工具了,实用性很强。今天的河南地区,少见到养马的人。但同时马又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在当时的任何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除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易之外,也是政府大力鼓励养殖的,也有现实基础。同时最关键的就是兼具价值和行动速度,可以便于迅速转移,实在是盗窃农家的最佳对象。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这样的话也能够解释通另外的一些矛盾点了,为何富人夜间被偷盗大量财物而不知道。

以当时的财富样式,偷很多东西,自然不能一大拨人明火执仗的来,那是抢劫,并且富人被抢,自然也会记得强盗的大概模样,也不会再说什么怀疑。但是贼一个人偷偷的来,虽然隐蔽,但又拿不走多少东西。只有这种偷马最为合适,最多迷倒或者打晕一个在马厩(如果有的话)看马的人,给马嘴里勒上嚼子,就可以悄无声息的顺着墙洞逃跑了。

同时,马是大牲畜,藏也藏不住,所以夜里偷偷进院子也不用怎么找,顺着味道就过去了。还有家里只要有几匹马,那自然在村人的心目中算是富户,并且也还合情合理,只要不是千里马或是什么特别神骏之物,也不至于引起贵族的过分嫉妒,带来额外的危机。

智子疑邻调查报告

分析到这里,可以大概小结一下,这个宋国富人失窃的基本情况应该是,这个人作为平民中的养殖小能手,家里牛马较多,然后一天下雨导致院子的土墙被浇塌了一段。此人简单维护一下、准备天晴再继续维修,但是没想到当天夜里就来了贼人,把他养的马给偷走了,造成了巨大损失。

故事的情节比较清晰了,那么案件的凶手到底是谁?真的是那个邻居的老人吗?还是另有其人?

且听下回分解吧。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