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红楼什么职业好(大话红楼讲的什么)

她出身寒门,从出生起“好日子”于她而言就是一种奢望,读书10年却几次三番面临辍学,靠着家里的亲戚朋友才艰难继续学业。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凭着自己的坚韧与努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以“飞花”为笔名创作数本佳作,风靡全国高校。

然而天妒英才,正值花样年华却不幸因病去世,享年24岁。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困境?又是怎样突破重重困境考入北大的?

本期的子牙童趣人物纪将带领大家走进“寒门才女”张培祥,了解她背后的故事。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卖米》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张培祥的身上再贴合不过。1979年,张培祥出生于湖南醴陵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家中共有四口人:

体弱多病的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母亲、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几乎没有什么劳动力。

全家人的收入只能靠着那两亩地的水稻,用收获的大米来换些钱勉强度日。自张培祥出生以来,就开始肩负着家中的重担。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因为父亲的身体无法干重活,所以每次都是她和母亲挑着担子去卖米,自小懂事的她,为了不让母亲太过劳累,她总是抢着挑更重的那一担。

小小的身板却次次挑着比她要重上几倍的米担,咬牙走数十里的山路,只为换些钱维持生计。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的,当母女俩艰辛地将大米挑到了卖场,却被前来收购大米的人恶意压价,可对她们来说,哪怕是多一分钱也是至关重要。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但往往到了最后,她和母亲在太阳下暴晒了整天,却没有一人愿意收米,于是,她们只能在担着沉重的大米原路返回。

这正是张培祥从小的生活常态,也正因如此,在她文章《卖米》,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活着,仿佛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的感觉。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家境贫困、无奈退学

因为从小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易,刚上小学的张培祥在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要靠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从来不敢有一天的懈怠,每一节课她都听得全神贯注。

即使每天还需要帮母亲分担家务照顾弟弟,课下没有其他时间用来复习巩固,她的成绩依旧是全班第一,老师们对她也是寄予厚望。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就在张培祥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时,他的父亲却突然给了她当头一棒。在她10岁的那年,有一日中午放学回家,她刚兴冲冲地把书包放下,正准备帮父母烧火做饭。

却被父亲突然叫住,父亲拉着她的手,望着她许久,眼神里满是为难,几番犹豫后张口:“琼宝,你以后就不要上学了。”

听到父亲的话张培祥愣住了,她张口询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却沉默不语,掩面哭泣,即使是才10岁的张培祥也明白了,家中的情况已经不能再负担得起她的学费了。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辍学后没过多久,在当地教书的姑姑发现有一阵没见到侄女,慌忙到她哥哥家里去询问,才得知实情。

可作为她的姑姑实在于心不忍让侄女以后就只能做苦力,何况她认为张培祥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于是她和大哥商量着把张培祥给接到了泗汾双塘小学读书,由她来承担孩子的学费。

失而复得的再受教育机会,对于张培祥来说弥足珍贵。在转学的前几天,她将之前落下的功课,一鼓作气全部补齐,几十页的课本竟然也都全部背诵下来。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上学后,不仅仅是只上课听老师讲还学会了独立思考,经常在下课后找到老师询问问题,老师们也是对她十分地刮目相看。

放学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卖米换钱,给父亲抓药。而张培祥的刻苦用心,在毕业考试中崭露头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市一中。

这搁到寻常人家或许早就开心地敲锣打鼓,可在张培祥他们家却没有丝毫喜悦的氛围。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艰难的求学之路

原来,在小学时,姑姑还是有能力可以勉强支助张培祥上学的,可到了中学开销更大,她的收入还要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办法再继续支助侄女。

张培祥再一次地面临辍学的危机,不过老天或许是眷顾她的,在醴陵四中教书的堂叔在得知张培祥竟然考上了市一中,也不愿让孩子就此放弃,于是将她安排在了四中读。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虽然师资力量不如市一中雄厚,但终究有个学上,并且四中的校长在得知张培祥情况后,也承诺为她免除学费。

在读书上,张培祥从怠慢,虽然她只能利用课上的时间来学习,但是始终位列第一,剩下的课余时间她全部用来校外兼职打工,为父母减轻重担。

就这样,3年光阴一晃而去,在初中毕业之际,张培祥经过深思熟虑打算报考中专,好早日工作、早日挣钱养家。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可要知道以她当时的成绩考进重点高中是绰绰有余,四中的校长在听闻她的想法后,急忙来找她和她的家人谈话。

希望她能够继续求学,高中的学费全部由他来负责,他实在不愿这么好的孩子就这么被埋没了。张培祥的父母也被说服,他们也愿意全力支持孩子,让孩子继续深造。

张培祥也不负众望,以高分考进市重点高中,上高中后的她心怀感恩,想尽自己的全力帮父母分担,供弟弟上学,日子虽然依旧贫苦,但还算过的去。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谁知在高二那年,造化弄人,她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肾结石,母亲患有乳腺癌,生活再次给了张培祥一拳重击,压在她的身上快要无法呼吸。

她作为女儿实在没办法看着父母就这样因为没钱看病而慢慢病去,她瞒着所有人外出打工,校长得知后,急忙托人四处联系她。

每天都在想办法给张培祥打电话,终于在4个月后联系上了她,第一件事儿就是告诉张培祥:“你的任务就是读书,其他都不用担心,放心交给我们。”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听到这番话的张培祥再也撑不住,放声痛哭了出来,她的心也苦了许久了。

1997年,张培祥顺利参加了高考,十年来的求学之路满是荆棘坎坷,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全省第五的成绩,作为株洲市的文科状元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的法学系。

周围所有人都由衷为她感到高兴,他们也相信,在未来,张培祥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绩。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天妒英才

踏入大学后的张培祥,通过自己的努力年年获得奖学金,再也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同时还利用空余时间兼职赚钱,每个月都往家中寄钱来补贴家用。

大学毕业后张培祥成功考上了北大硕士学位,并且在此期间她发现了她的文学天赋,于是开始了她的创作之路。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她给自己笔名取作“飞花”,以先后创作了《大话红楼》、《卖米》、《七种乐器》等作品,其中短篇《买米》被誉为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佳作。

凭借着出色的文笔还经常为电视台创作剧本,参与录制,张培祥的生活终于踏入了正轨。

然天妒英才,2003年,非典正是盛行,张培祥在一次检查身体时,意外查出她患有白血病,并且已经晚期。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这让她几乎崩溃,才刚刚24岁的她,正值花样年华,却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她努力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平静过后,她独自一人前往了医院治疗,她不打算将这件事儿告知父母,担心父母的身体承受不了这种打击。

老师同学们轮番看望她,怕她孤单,让他们意外的是,张培祥总是笑容满面,仿佛她并没有生病一般。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2003年的8月27日,“飞花”终究永远离开了我们。在她离开不久,北京大学为了纪念她为她举行了追悼会。

她的学长撒贝宁为其致词: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无比精彩,虽然她已不在,但她努力与命运对抗的故事将永远流传。

而后她的骨灰分别葬在了家乡与八宝山,此后在人生两个重要之地永远长眠。

湖南寒门才女张培祥,一篇《卖米》感动全国,病逝后北大为她追悼

她短暂一生虽然布满荆棘,但她依旧坦然面对,她身上的坚韧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敬佩。看完她的一生,你是否有什么话想对她说?欢迎大家积极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本期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并转发,你的支持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最大的动力。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