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木和海棠木哪个好,名称一字之差 价格千差万别 买实木家具这些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名称一字之差 价格千差万别 买实木家具这些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日前,“女子花6000元买实木沙发内部全是水泥”在全网引发热议,不少人吐槽自己购买过“问题实木”,有以次充好,有名不副实,还有偷工减料等各种问题。

近年来随着实木家具款式不断地创新,不少年轻人也加入购买实木家具的大军。也正是因为实木家具巨大的市场空间,导致很多商家借着消费者不懂实木家具趁机“鱼目混珠”,致使消费者花了大价钱却得不到货真价实的产品。西安市民张先生就因购买问题实木家具头疼不已。

消费者吐槽:

10万元购买实木家具

安装时发现“偷工减料”

张先生今年6月份在“香山园”家居品牌定制了一套全屋的实木家具,合同价格为10万元,张先生先后支付了8万元。定制的时候,因张先生特别强调要环保,必须全是实木。商家明确承诺所有柜体材质为实木,承诺衣柜所有面板厚为16mm。但是所有柜子到家安装后张先生准备结清余款时发现了问题。

“我收拾家里看见了几块角料,从剩余角料的截面看不像是实木,用手抠还掉渣,柜子背板使用的根本就不是实木板,侧板也是木工板,且背板的厚度由原先合同约定的16mm变成了10mm,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造假问题。”之后张先生多次跟该品牌负责人协商退货事宜,被告知只能维修,不能退货。

专业解析:

若购买的产品存在造假行为

商家需承担3倍赔偿

“从张先生的描述表明,商家提供给张先生的产品并非销售时承诺的全是实木,不排除商品造假的情况。若与商家协商退货不成,张先生可以准备相关证据走法律途径维权。”陕西思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超说,如果产品果真存在造假,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的为500元。

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的规定: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市场乱象:

遇到这两种情况

可能吃亏了还没有证据

实木木材品类多,表面看上去也非常结实耐用,购买时也几乎没有人会切开看木材横截面,这就让个别不良商家“钻了空子”。如何识别这些,就需要消费者要懂得一些实木选购知识,这样也能绕过不少坑。华商报记者总结了两个购买实木家具可能会吃亏的现象:

■实木、全实木傻傻分不清

大多数消费者口中的实木家具指的是家具整体都是实木制作,其实实木家具并非整体都是实木,在专业领域实木类分全实木、实木以及实木贴面,这些都属于实木家具。

据国家《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明确将实木类家具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三大类。全实木家具指所有的零部件(镜子托板、压条除外)均采用实木锯材或者是实木板材制作的家具;实木家具是指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的家具;实木贴面是指家具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并在表面贴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的家具。

全实木家具不一定是指家具完全由一种木材制成的,可以使用好几张木材。但前提条件一定是家具所有零部件(镜子托板、压条除外)均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实木贴面家具属于实木家具类,前提是家具基材是实木。表面贴的是实木单板或实木木皮。如果消费者对实木类别不清楚,在合同中只约定实木,得到的可能并不是全实木,有可能吃亏还无法维权。

■木材名称一字之差价格千差万别

木材种类繁多,榆木、海棠木、橡木、乌金木、水曲柳、胡桃木……这些木材质量、密度、硬度、价格都有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品种也有普通级别和A级、特级之分。专业人士都未必全知晓,何况普通消费者。有些商家趁消费者不懂,在木材品类上多加一个字或者少说一个字,那么消费者拿到的产品可能就不一样了。如,橡木和橡胶木,胡桃楸木和胡桃木……虽木材纹理差距不大,但性能、价格却相差万里。有些导购在介绍时称家具为“橡木”,但在合同中却写着材质为“橡胶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订货合同,尤其是材质、尺寸、型号等检查清楚,避免拿到以次充好的家具。 华商报记者 千朋茹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