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例假可以喝霍香正气水吗

夏天,常常会听到说:大夫,我有点恶心,是不是中暑了?我自己吃了藿香正气…!——藿香正气水,被誉为“防暑必备”,“夏日神水”,究竟防的什么“暑”?又神奇在哪儿?你,用对了吗?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现代医学的“中暑”概念,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甚或是高湿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可表现为头痛、头昏、多汗口渴、恶心呕吐,心慌、脸色干红或苍白,肌肉痉挛,晕厥、甚至意识模糊、惊厥、休克等。简单地想象一下,就是在大太阳下走了很长时间,或者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突然头晕眼花、口干舌燥、甚至腿抽筋、晕倒、高热——这就是西医中暑的概念。

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与“阴暑”,阳暑就是指上述西医的中暑,那么,阴暑是什么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厚)。

下面再来看看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皆来源于藿香正气散,但有小小加减),本方出自著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这两个中成药都被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中国药典》中记载藿香正气水的名字就是“藿香正气水”,而藿香正气液的名字就是“藿香正气口服液”。这剂良药的由来还有个生动的故事。云南腾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当地人民的保护,镇压入侵边境的土司,派军从中原赶至腾越。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云南,但由于这里的海拔较高,气候独特,士兵们发现在云南面临的首要敌人竟不是传说中凶残的土司,而是这里的气候。

头痛、身重胸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寒发热等种种症状接踵而来,十万大军被病魔缠绕,军心动摇。领军的李将军心急如焚,命人四处寻药,终于在腾冲当地寻得一味专治这类病症的药材——广藿香。

他马上命人用这种草药加上紫苏叶熬好给士兵服用。可这剂药虽然有效但药性实在太慢又太难吃,不由得使一代名将发出了“时不我待”的感叹。面对即将战败的困境,身心俱疲的李将军也染上了此病,上吐下泻不止。医生给将军也服用此药。

由于药实在太难吃,他服完药后马上抓过身边的酒一饮而尽,没想到,酒加快了血液循环,使药性在体内挥发得更快。清晨醒来发现病症全消,大呼“奇迹”,便命人拿酒混着草药服用。药力随着酒精在士兵们的体内很快地发挥作用,不久病愈的明军战胜了边境的土司。当地老百姓便送明军一个称号——“正气军”,李将军便是这正气军中的“正气将军”。而加了酒精的藿香水也因此得了“藿香正气水”的名称,并一直延续下来。

成分: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及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属湿滞脾胃,兼有外感者。

可见,藿香正气散的作用是解表、理气、化湿、止呕,因为药物配伍中有藿香、紫苏这些辛味发散的药物,所以它善于治疗感受外邪,尤其是感受风寒之邪,内有湿气中阻者,比如吃了很多肉或其他食物(吃吃肉),喝完冰啤酒冰饮料(喝喝啤),吹了温度很低的空调风(吹吹风),然后出现发热恶寒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夏天天气很热,很多人容易抗热过度,最后造成风寒性胃肠型感冒。这个时候就是用藿香正气散(水)的合适时候。

所以,藿香正气散(水)的适应症是中医的“阴暑”,如果出现高热、大汗、极度口渴,虚弱等重症,就完全不是藿香正气散的适应范围了。

注意!因为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辅料,所以要注意啦:

1、酒精过敏的人禁用。

2、服了藿香正气水,应避免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还应避免硝咪唑类、痢特灵、奥美拉唑、酮康唑、灰黄霉素、水化氯醛、磺脲类降糖药物等配伍应用。

3、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